领 导 动 态
★包惠强调积极审慎有序高效推进企业复工复产。2月19日,包惠前往我市部分企业调研疫情防控及复工复产工作。包惠指出,疫情防控是当前的重中之重,所有工作都要在疫情防控措施到位的前提下稳妥推进。要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风险意识,杜绝侥幸心理,安全有序复工复产,尽量降低疫情对企业发展的冲击与影响。包惠强调,各地各部门要深化认识、担当作为,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各项重点工作,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线作战两线全胜。要安全有序、分类推进复工复产,对已经复工复产的企业要加大指导力度,帮助企业尽快恢复和提升产能,并坚决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对还没有实现复工复产的企业要进一步加大帮助支持力度,有力有序恢复生产。要严格复产复工标准,必须做到防控责任到位、场所消杀到位、员工排查到位、物资设施到位、内部管理到位才能复工。要积极帮助企业解决疫情防控和开复工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切实解除企业的后顾之忧。许国斌参加调研。
★郭亨孝逐项研究各产业(行业)复工复产方案。2月19日,郭亨孝主持研究全市规模种植养殖场、工业企业、建筑工地复(开)工复产方案和交通运输、金融、物流、邮政快递、农贸市场、酒店(宾馆)、零售、餐饮、电子商务、汽车流通、美容美发、洗染等12个主要服务行业防疫规范,分产业分门类逐项明确复(开)工复产及开门营运条件、过程运行管理规范、各方防疫责任、应急管理措施、复(开)工复产流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社会秩序恢复。副市长丁应虎参加会议。
★市指挥长会议强调分产业分门类推进复工复产。2月19日下午,郭亨孝主持召开市指挥部专题会议,洪继诚、王景弘、丁应虎参加会议。会议强调,当前全市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风险更高、压力更大、工作量更多。各地各部门要保持高度警醒,扎实开展重点人员再排查,精准掌控新回达人员,做到人员排查“零遗漏”,确保疫情防控万无一失。要压紧压实责任,严格各类企业疫情防控达标管控,分产业分门类推进复工复产。要进一步加强巡察督查力度,确保复工复产企业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产,两手都有力,对防控措施不落实、不到位造成不良后果的,要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农民工安全返岗专班建议一站式办理外出人员健康证明。针对督导外出务工人员健康申报证明工作发现的短时网络瘫痪、人员扎堆申报等问题,建议各级各地要加强信息互通,实行联合办公、一窗受理、一站式办理,切实为外出农民工提供快捷、方便、周到的服务。
指 办 发 文
2月19日,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转发《达州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防疫工作指导意见》《达州市建设工地开(复)工工作方案、中心城区房产项目售楼部对外开放工作方案》《达州市第一产业复工复产指导意见》《达州市交通运输行业复工营运疫情防控规范等12个规范》(达市疫应急指办发〔2020〕56、57、58、59号),明确农业、工业、服务业和建设工程领域复工复产条件、过程管理、责任体系、应急预案和检查评估等要求。
联 防 联 控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开展“互联网+招聘”活动。打破县域招聘限制,建立全市统一的岗位信息发布和人力资源共享机制。每日定时收集7个县(市、区)和高新区企业招聘信息,通过公共招聘网、达才网、“就在达州”微信公众号等10个市级线上招聘平台统一对外发布,确保各类求职者及时掌握全市企业复工复产动态和招聘需求,实现自主择岗。截至19日,全市共开展网上招聘33期次,发布用工企业963家,提供岗位4.01万余个,涉及医疗卫生、批发和零售业、电子半导体、物流运输等30个行业专业,网上求职登记1.32万余人,远程在线面试1551人,初步达成就业意向843人。
市发展改革委发挥信用监管职能助力疫情防控。利用信用中国(四川达州)网站平台,开通疫情期间失信行为曝光平台,对不主动报告或隐瞒情况、拒绝接受检疫隔离治疗和侮辱、恐吓、殴打、故意伤害医务人员、疫情防控人员等11类不良行为信息,纳入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诚信记录,并会同各部门依法依规实施联合惩戒。
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做好援助湖北队员后勤保障。积极协调湖北当地友好企业,为达州援助湖北医疗队送去收纳箱、尿不湿、水果等生活物资50余件,为援助湖北队员提供后勤保障。
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完成防疫后备医院初步选址。结合市传染病医院外迁,该局加快后备医院项目选址踏勘,在实地查看研究地形、了解村组情况、分析项目需求基础上,通过对多个选址方案分析比较,目前已形成初步选址方案。
市公安局严格重点企业复岗人员信息筛查。利用大数据筛查清洗技术,协查瓮福化工、玖源化工、兆纪广电等16家重点企业员工生活轨迹2000余条,为返岗人员管控提供了有力的数据和技术支持。
市审计局启动防疫款物审计监督预案。市审计局及时启动突发重大自然灾害救灾款物审计监督工作预案,制定财政资金和捐赠款物审计监督实施方案,为防疫防控工作筑牢制度防线。
市图书馆推行网络阅读、以读攻“毒”。 达州市图书馆大力推行在线阅读,移动图书馆内置100万电子图书、7000余种期刊、400多种主流报纸。陆续推出“隔离病毒但不隔离阅读”“14天品读经典全民战疫”“防疫公益课”等线上知识竞赛和阅读活动,引导市民培养阅读习惯,提升市民疫情防控的认知水平。
战 疫 前 线
通川区200名驻企联络员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派驻200余名联络员到企业,提供“一对一”靠前贴身服务,指导做好员工排查、物资保障、内部管理、宣传教育等方面工作,配合完善复工方案。就企业困难实行一天一报告,确保及时研究解决相关问题。就企业防疫控措施落实情况实行每日一巡查,督促企业严格按复工方案有序恢复生产,做到防疫生产两不误。
宣汉县“三向发力”抓好疫情减存控增防变。⑴抓好医疗救治减存量。整合呼吸科、传染科等 44 名骨干人员组建“技术专家组”,全力抓好诊疗救治工作。目前,全县无死亡病例。⑵抓好集中隔离控增量。采取“ 1 名县领导+ 1 个医疗团队”挂包负责 1 个集中隔离观察点,严格落实隔离观察各项措施。目前,全县设置医学观察点 4 个、建成房间 304 间,解除隔离 246 人。⑶抓好封控管理防变量。对确诊及疑似病例所在村社、楼栋实行全封闭式管控,严格封控区域人员进出、日常管理、解除流程。目前,全县 12 个重点封控区域运行良好。
渠县“8+9+10”严查疫情防控形式主义。派出8个监督监察组,聘请9名特约监察员,明确10条禁令约束,对全县疫情防控情况开展全覆盖明察暗访,重点查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保障疫情防控措施落细落小落实到位。
万源市“流动卫生院”为农民工提供免费体检服务。按照“流动医院下村社、流动信号全覆盖、流动服务减聚集”的要求,整合乡镇卫生医疗机构人员,2 万人以上乡镇建立 2—3个“流动卫生院”,其他乡镇建立1个“流动卫生院”,实行提前预约、医生下沉、控制数量、错时登记、分点服务,对临时性、集中性外出务工人员开展健康体检,避免人员聚集现象,确保服务期间的防疫安全。
大竹县“两备两代”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两不误。⑴狠抓备物备耕。制定农资生产销售配送企业复工程序和工作指南,确保春耕物资量价齐稳、质量安全。抽调农业技术骨干300余人,成立春耕备耕技术服务和督导指导组,线上开展备耕技术服务指导工作。⑵倡导代购代送。以乡镇(街道办)为单位,支持农资经销商与农户通过电话、短信、微信、QQ等沟通洽谈,由村(社区)统一代购代送到户。截至目前,全县已配送种子180余吨、化肥6000余吨。
达川区全链条规范医疗废物处置。该区坚持“日巡查、日反馈”,对15家医疗机构派出55人次全覆盖督查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处理情况,对各村(社区)废弃口罩收集桶实行专点储存、专人收集、专车转运,集中处置,确保医疗废物“日产日清”,实现医疗废物(尤其是口罩等防疫废弃物资)全链条监管。目前,全区转运处置医废1585.5千克,收集处置率100%。
开江县探索疫情防控“最硬”村规。该县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思路,引导各村(社区)加快制定新版《村规民约》,将防疫要求列入村规民约,并落实村组公开曝光、列入“黑榜”、通报批评等惩治措施,促进广大群众形成主动防疫的自觉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