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大力规范院前急诊急救工作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发布时间:2015-09-01 00:00:00   打印本页
字号:

    针对我市院前急诊急救工作仍然存在急救网络尚不健全,急救资源不足、急救能力不强,救护车辆无序参与急诊急救、争抢病人及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急救调度效率不高等问题。我市卫生计生委至2014年6月起在全市范围内启动了院前急诊急救专项整治工作,着手规范急救车辆管理,扩大急救网络,缩短急救半径,提高院前急救效率,实现“120”网络全市城乡覆盖。

    全市院前急诊急救专项整治工作重点抓“一个扩大、一个规范、一个提高”。“一个扩大”即扩大120指挥中心调度网络。一是申请专项资金对市120指挥中心设施设备升级扩容,二是将原先的9家120网络医院扩大到18家网络医院、60余家院前急救站,将120急救车调度从城区医疗机构延伸到了乡镇卫生院,缩短了急救半径。“一个规范”即规范救护车管理。一是将纳入市120急救网络的医疗机构救护车的标志、顶灯、车辆颜色等进行统一标示;二是对纳入急救网络的医疗机构急救车辆安装GPS定位系统,通过GPS定位系统的安装使市120指挥中心能有效的掌握各单位急救能力和急救车辆运行轨迹,实现点对点的急救调度。三是市卫生计生委和市公安局联合印发了《达州市救护车管理办法》,对未纳入急救网络的医疗机构,其救护车辆不得保留急救标志,只能作为本院转运病人的交通工具,不得进行院前急救工作。“一个提高”即提高院前急救能力。一是提高急救队伍整体素质,积极对全市急救网络医院相关人员进行院前急救培训并进行考核,合格上岗。二是建立急救转诊绿色通道,针对危重病人的院前急救工作,建立起“上下衔接、规范有序”的急救转运模式,提升急救水平。

同时,为处理好指挥中心同急救网络医院的关系,市卫生计生委赋予了市120指挥中心监督职能,负责各急救网络医院急救能力考核工作,确保各急救网络机构服从指挥中心的指挥调派。   

通过本次专项整治活动的开展,最终将实现“指挥有力、反应灵敏、规范有序、保障到位”的院前急救发展目标,全市院前急救服务将更加安全、有效、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