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市政协四届一次会议第160号提案办理情况的函(A)

发布日期: 2017-02-11 00:39:28
 何兴平、周靖委员:

  你们在市政协四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建设达州市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议》(第160号)收悉。我委高度重视,立即派人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大投入力度

  随着医改政策的深入,国家对乡、村医疗机构的投入持续增加,目前我市已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乡村医疗服务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乡、村医疗机构的网底作用日益彰显。

  一是加强阵地建设,改善就医环境。从2010年起我市启动了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标准化达标建设,制定了到2020年100%达标的实施规划。截止2016年底,全市共争取中央、省、市、县各级财政资金2.98亿元改(扩)建卫生院207个,建设面积达10.98万平方米,新增床位2000余张;投入6770万元建设了996个村卫生室。2016年11月,国家发改委、国家卫计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了《全民健康保障工程建设规划》,提出在“十三五”期间依托片区中心卫生院建设县级医院分院的规划,目前我市正组织各县(市、区)卫计局参考片区服务人口、离城区距离等因素制定建设规划,即将报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审定后逐步实施。“十三五”末,我市将形成一般乡(镇)卫生院、中心卫生院、县医院多层次服务能力的新格局。

  二是加大设备配备,提高能力建设。2010年以来,我市已投入资金4569万元为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配备常规设备26487台(件),主要包括适合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开展业务的B超、X光机、心电图机、麻醉机、呼吸机、电解质分析仪、血气分析仪、抢救床、检查床、出诊包、消毒锅、听诊器等,基本能满足群众在基层医疗机构的就诊检查需求。2010-2015年,我市还对156个未配备救护车的乡镇卫生院购置了救护车,为危重患者及时转诊抢救提供了有力保障。

  由于我市乡镇等基层医疗机构基础差、底子薄,各地发展也不平衡,离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尚有很大差距。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向各级党委、政府争取汇报力度,积极主动协调相关部门,全面完成乡村基层医疗机构2020年100%达标的建设任务,建立更加完善的县、乡、村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广大群众的医疗健康服务。

  二、关于加快队伍建设

  为稳住乡镇卫生院队伍、引进有较强业务能力医务人员到乡镇卫生院服务,我市已开展以下六项措施加强乡村基层医疗机构人才队伍建设。

  (一)实施职工周转房建设项目。为改善医务人员生活条件,近4年我市投入3780余万元对108个卫生院建设432套周转房并配置了必要的生活设施设备,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医务人员在生活上的后顾之忧,为留住和引进人才起到积极作用。

  (二)实施乡镇卫生院招聘执业医师项目。为解决农村乡镇卫生院缺乏执业医师的实际困难,提高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按照原国家卫生部、财政部实施乡镇卫生院招聘执业医师项目的要求,我市从2008年起共为乡镇卫生院招聘签约医师110名,分布在7个县(市、区)96个乡镇卫生院,覆盖了全市30.8%的乡镇,切实充实了乡镇卫生院人才队伍,有效缓解了当地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三)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计划。2014年到起,我市根据国家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计划,从农村高中应届毕业生中已招收了318名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为乡镇卫生院补充医疗卫生人才。这些学生将接受5年制医学本科专业学习,在校学习期间享受免学费、免住宿费并享受生活补助的待遇,毕业后回定向乡镇卫生院服务不少于6年。

  (四)加强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家发改委、卫生部等六部委制定的《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发改社会〔2010〕561号)精神,从2010年起启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到2016年,全市306个乡镇卫生院共计培养全科医生780名,真正实现“每个乡镇卫生院有1名全科医生”的目标。

  (五)实施人才技术对口支援工作。我市连续几年实施了“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百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院”、“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等项目,加强了对农村卫生人员的业务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农村卫生技术服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

  (六)开展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工作。我市在加强引进人才的同时,还大力开展在职乡村卫生人员培训工作。从2004年起连续12年对中西部的农村卫生技术人员进行了业务知识培训。先后对乡镇卫生院院长(副院长)、业务技术人员(包括传染病主检医师、急诊急救、呼吸内科、放射、检验、妇产科、儿科医师、B超和公卫、财务人员)、乡村医生等共计1.6万人次集中培训和进修培训。今后我们将继续开展对乡镇卫生院和乡村医生专业知识培训,切实提高其业务能力和水平。

  三、关于及时拨付经费

  乡镇卫生院资金来源主要有中央和省级项目资金、县级财政按标准核定的人员工资及办公费和国家项目配套资金。医改以来,各级财政加大了对乡镇卫生院的投入力度,大多数乡镇卫生院收入近50%来自于中央和省的项目资金。为能及时将经费拨付到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单位,维持其正常的运转,我们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开展经费拨付工作。一是实行经费预拨。从2014年起,我们对乡镇卫生院收入补偿主要来源的新农合资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基本药物补偿资金采取头年底预拨,当年结算方式,且预拨比例达60%以上,切实保障卫生院、村卫生室资金及时到位。二是积极协调财政部门加快资金拨付工作,现在我们基本做到专项资金在同级财政30日内划拨。下一步我们继续加大同财政的协调并及时划拨资金,同时建议市政府将各级财政对资金拨付情况纳入单位绩效考核进行管理,切实加快乡镇卫生院资金拨付进度。

  四、关于强化机构管理

  按国家要求,每一个建制乡镇要设置一所政府举办的公益性的乡镇卫生院,切实承担起群众基本医疗、健康教育服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处置和报告工作,是广大农村群众的健康守护神。我们历来重视乡镇卫生院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一是2011年国家出台了《乡镇卫生院管理办法(试行)》,切实引导和规范了卫生院的行为。二是强化行政管理。我们要求各县(市、区)卫计局要按照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选聘乡镇卫生院院长,实行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管理。三是强化内涵建设,提升业务管理水平。制定了如药品管理、医疗质量控制、消毒隔离、查房、出入院等一系列核心管理制度,做到按制度执行、按规范操作。四是实施零差率销售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该制度的实施,规范了购药渠道,强化合理用药,保证了药品安全、有效、价廉,切实减轻患者负担。五是启动乡镇卫生规范化建设工作。2016年6月我省制定了《关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川卫发〔2016〕12号),提出到2020年规范化建设达90%的目标。该《意见》从行政管理、业务管理、财务管理、基础设施建设、运行机制、群众满意度等制定了考核量化指标。目前我们正按照此标准查漏补缺,积极推进其规范化达标建设工作,切实提高乡镇卫生院的管理水平。

  五、关于建立救助机制

  目前我国现行的医保政策主要有三种: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在政策上基本做到了全覆盖,较大程度上保障了各类人群的基本医疗需求。

  为减少贫困群众因大病致贫、大病返贫现象,我市逐步实施了基本医疗保险、特殊门诊补偿、大病统筹保险、民政救助、医疗爱心基金兜底的多渠道、多层次倾斜补偿机制。一是逐年提高基本医疗保险住院补偿比例。2016年建卡贫困人口实现县域内合规住院医疗费用个人支付占比控制在10%以内。二是将建卡门诊特殊病种全部纳入大额门诊补偿范围。三是施行大病再保险制度。对于自付合规医疗费用超过7000元的参保患者,大病保险进行再次按不低于50%的比例进行赔付。四是申请民政医疗救助。五是设立省、市、县三级医疗爱心基金再报销制度。对在县域内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的贫困人口中的重特大疾病患者住院医疗费用在各种医保、大病保险、疾病应急救助、民政医疗救助等渠道报销后的个人支付部分,由医疗爱心基金逐年按幅度实施减免,逐渐达到贫困人群个人自负费用的零支付。

  最后,感谢你们对我市卫生计生工作的关注,特别是乡村医疗卫生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市卫生计生委规划财务科 冯涛 办公电话:2106076,手机18982891919

                                                                                                                      达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7年1月22日

送: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市政府督查室。


主办单位:达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蜀ICP备18026540号 网站标识码:5117000033
川公网安备511702020002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