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委员:
你在市政协四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女职工心理健康服务长效机制的提议》(第021号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妇女儿童的健康,以保护妇女健康权益、提高妇女健康水平为目标,以贯彻实施《母婴保健法》、《妇女发展纲要》为核心,狠抓心理服务队伍和阵地建设,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服务活动,积极引导广大妇女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全市妇女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有效促进了家庭及社会的和谐稳定。根据你的建议,下一步将从以下方面加强女职工心理健康服务机制建设:
一、加强联系协调,建立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机制
我委将加强与市总工会、宣传、人社、教育、妇联、公安、司法、综治等部门的联系协调,联合多部门尽早出台《达州市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宏观政策指导。同时,结合市卫生计生委职能职责,将“各县(市、区)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应设立精神科门诊或心理治疗门诊。各县(市、区)至少建立1所心理卫生咨询机构,促进专业精神卫生机构与基层卫生机构合作,构建精神卫生服务网络”等内容写入到《达州市“十三五”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规划》中,推动全市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网底建设,建立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机制。
二、搞好知识宣传,提升妇女职工心理健康素养
充分利用“世界母乳喂养周”、“三八”妇女维权周、“出生缺陷预防周”、综合宣传月、“三下乡”等活动,组织医护人员积极参与宣传,联合市总工会、市妇联、公安、广电、司法、综治等部门,采取拉横幅、展板,发放心理健康知识手册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妇女群众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开展面对面心理咨询服务。通过电视宣传、微信推送、工会之家、“妇女儿童之家”、“达州妇联网”和社区QQ平台等,增强群众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提高社会知晓率。同时,持续实施“增能提素”妇干培训项目、应急心理疏导培训等,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力度,对全市心理咨询医生、基层妇女干部进行岗位和综合素质提升培训。提升医护人员和妇女干部的心理健康素养,为向妇女群众提供专业、科学的心理服务打下良好基础。
三、依托优质资源,开展心理治疗和康复服务
加强以市中心医院为龙头的川东北区域医疗服务中心建设,合理配置医疗资源,鼓励开展心理治疗和康复服务有效探索,持续扩大区域影响力,带动提升全市医疗机构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利用各级工会组织联系广大职工的优势,加强女职工心理健康服务网络建设,培训职工心理咨询服务队伍,鼓励聘请专职心理咨询师,与专业心理咨询服务机构合作,依托工会之家、妇联“12338”维权热线、“健康365”等平台,为职工提供心理健康咨询。对女职工定期检测心理健康状况,建立心理健康档案,针对有困难、出现心理危机的女职工,及时发现并提供心理服务帮助,进行心理疏导,实施心理危机干预。
四、构建服务模式,支持社会组织发挥作用
利用法律援助中心、妇联工作站、反家暴庇护中心、婚姻家庭咨询服务窗口的作用,为全市妇女群众及时提供政策咨询、心理疏导、婚姻家庭纠纷调解等服务,构建信访接待、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心理疏导、家暴庇护“五位一体”的维权工作模式,为全市妇女维权提供支持和保障。鼓励和引导本地律师协会、心理咨询师协会、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等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妇女儿童工作,成立巾帼法制宣传队、婚姻家庭爱心调解队、巾帼维权志愿服务队等队伍,联手开展法律援助、心理知识讲座、反家暴宣传等系统公益活动;通过“万家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组织开展义工服务活动,发挥日间照料、爱心课堂、心理健康咨询等特色服务项目,支持社会组织发挥作用,服务女职工心理健康需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由于我国对心理健康问题重视得比较晚,心理健康服务机制还不健全。下一步,我委将根据你的提议,积极协调市级相关部门,强化组织领导,明确部门职责,推动形成党委政府领导、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单位家庭个人尽力尽责的工作局面,共同做好女职工的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服务广大妇女群众身体健康和心理需求。
最后,诚谢你对我市女职工心理健康服务的中肯建议,再次感谢你对卫生计生工作的关注,期盼你继续关心与支持全市卫生计生工作!
联系人:市卫生计生委基妇科 文祖学 办公电话:2130540,手机18982818889
达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7年1月24日
送:市政协提案委,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市政府督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