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市政协四届一次会议第167号提案办理情况的函(A)

发布日期: 2017-02-15 22:10:31
李小平委员: 

        你在市政协四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预防出生缺陷工作的建议》(第167号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出生缺陷防控工作,于2010年2月5日起在全省率先施行自愿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工作,并出台了《达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的实施意见》(达市府发〔2010〕5号),强力推动自愿免费婚前医学检查项目,2014年省委、省政府将自愿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纳入民生工程以来,我市也连续3年纳入到民生工程强力推进,扎实抓好出生缺陷一、二、三级干预措施落实,为有效减少出生缺陷发生起到积极作用。 

        一、存在的困难 

        我们清醒的看到:群众认识不足,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不足,流动人员的管理困难等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我市虽然建成了1家(全省7家)产前筛查诊断机构,还存在产前筛查技术要求较高且风险大,还不能覆盖到全部县(市、区);全市具有资质的新生儿听力筛查机构和人员相对不足,目前也还难以实现听力筛查服务的可及性和均等化;加之目前我市财力紧张,暂无力实施免费产前筛查和免费新生儿疾病筛查。我们也相信,随着经济发展和财力增长,各级财政将进一步加大对出生缺陷防治工作的投入。

         您提到的改“自愿免费婚检”为“强制免费婚检”将“强制婚检”结论作为办理“结婚证”的前置条件,以及经医学检查证明胎儿确无畸形才给予办理“准生证”,赋予“准生证”健康准许生育新内涵等建议,与目前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不一致,在国家依法行政的环境下,我委暂时没有合适的对策。下一步,我委将协调民政部门,积极向上呼吁,争取国家的重视和政策调整。 

        二、全面两孩政策后预防出生缺陷举措 
 
        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有生育意愿的高龄孕产妇增多,母婴安全面临挑战,给出生缺陷的防控干预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委进一步强化了预防出生缺陷举措。

         一是及时下发指导性文件。4月5日,我委针对全面两孩政策调整对出生缺陷预防工作带来的困难,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妇幼健康服务工作的通知》,重点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产儿科人才培养、高危孕产妇人群服务管理、预防出生缺陷知识宣传等工作,要求各地大力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引导孕产妇孕产期保健、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在县域内医疗保健机构就诊,确保患儿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救治,减少出生缺陷发生率。

        二是加快健全妇幼健康服务网络。2016年6月17日,经过专家数次讨论后制定下发了《达州市危急重症孕产妇和新生儿管理、救治和转诊工作方案》,将市中心医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指定为市级危急重症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并要求各县(市、区)在年底前至少建成1家危急重症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分中心,并先后3次下发中心建设标准和要求,有效保障孕产妇和新生儿生命安全。在县、乡、村层面,通过推动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优化整合,进一步夯实基层妇幼健康服务网络,筑牢出生缺陷市、县、乡、村四级预防服务网络。

         三是普遍开设“两孩生育”联合门诊。全市县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普遍开设了“两孩生育”联合门诊、“优生咨询”门诊等便民服务,通过整合孕前保健、优生咨询、产科、内科等专业专家及技术服务团队,开展终止避孕措施、优生咨询、生育力评估、孕前保健、孕期保健、安全分娩、产褥期保健、新生儿保健和出生缺陷综合防治等一条龙妇幼健康全程生育服务。 

         四是营造优生优育良好宣传氛围。通过官网、微信、报刊等媒介,向社会公布包括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免费增补叶酸、免费孕产期健康管理等在内的11项妇幼健康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清单。针对全面两孩实施高龄妇女占比增高、出生缺陷风险增大等形势,组织向城乡群众免费发放《四川省全面两孩妇幼健康指导手册》,为生育两孩夫妇提供更为贴心的知识指导。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根据您的建议,我委将采取以下措施,加快推进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作。

        一是加强政策争取。立足本职,努力争取,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拓宽产前筛查经费筹措渠道,指导市妇幼保健院做好出生缺陷救助试点项目实施工作,协调财政、发改、妇联等部门争取推动我市早日出台实施免费产前筛查、免费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惠民政策。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妇幼宣传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和进机关、进企业、进工地活动,利用传统和新媒体做好政策宣传和预防出生缺陷知识普及。结合世界母乳喂养周、世界早产儿日、预防出生缺陷日等主题宣传活动,增强目标人群自我保健意识。

        三是完善网络建设。指导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做好产前筛查诊断工作,指导市中心医院为新生儿做好听力障碍诊治工作;积极向省卫计委争取规划建立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分中心;规划更多医疗保健机构为听力筛查机构。督促医疗保健机构抓紧软硬件完善和内涵建设,力争早日将服务网络建立并完善。

         四是加强能力建设。“十三五”期间,通过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加强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措施,充分发挥市级专家的指导职能和作用,加大对县级医疗保健机构产儿科、实验室等学科的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出生缺陷干预能力。 

        五是做好三网监测。充分发挥大竹、开江县国家级和宣汉县省级妇幼卫生监测网点作用,建立健全出生缺陷监测网络,及时掌握全市出生缺陷的发生及城乡人群分布情况,进行预测预报分析,及时为政府和广大群众提供科学有效的预防控制出生缺陷咨询服务。

        六是落实预防措施。继续做好免费增补叶酸、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等项目工作,强化婚前保健和咨询指导,规范孕前咨询和孕前、孕早期医疗保健服务。督促产前诊断(筛查)机构加强建设,对有出生缺陷风险的孕妇尽早检查和诊断,减少缺陷儿发生。有序全面推进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健全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和听力筛查网络,逐步提高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和新生儿听力筛查率,主动配合残联部门,加强确诊病例的治疗和干预,提高确诊病例治疗率。

        再次感谢你对卫生计生和预防出生缺陷工作提出的建设性意见,感谢并期望你继续关注、支持卫生计生和妇幼健康事业发展。

        联系人:市卫生计生委基妇科 文祖学 办公电话:2130540,手机18982818889

                                                                                      达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7年1月24日
 


主办单位:达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蜀ICP备18026540号 网站标识码:5117000033
公安备案号5117020200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