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市政协四届四次会议第253号提案办理情况(A)的函

发布日期: 2019-09-23 22:52:12
王刚委员:

        你在市政协四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出生缺陷产前检测费用减免的建议》(第253号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出生缺陷严重影响儿童的生存和生活质量,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痛苦和经济负担,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防治出生缺陷是目前我们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一项工作。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出生缺陷综合防控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作,减少出生缺陷儿童数量。

      一、综合防治,减少出生缺陷发生

     (一)广泛开展一级预防,减少出生缺陷发生。大力普及出生缺陷防治知识,增强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开展了针对性的优生咨询服务,倡导适龄生育,指导科学备孕。加强婚前保健,推广婚姻登记、婚前医学检查和生育指导“一站式”服务模式。落实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推动城乡居民全覆盖。科学补服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2018年全市婚前医学检查人数51295人,检测率达85.68%;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人数共计48247人,其中农村人口42893人,城镇人口5354人,完成项目目标任务覆盖率达118.6%,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规范开展二级预防,减少严重出生缺陷儿出生。广泛开展产前筛查,普及应用产前筛查适宜技术,逐步实现怀孕妇女孕28周前在自愿情况下至少接受1次产前筛查。对高危孕产妇指导其及时到有资质的医疗机构接受产前诊断服务。对确诊的先天性心脏病、唐氏综合征、神经管缺陷等严重出生缺陷病例,及时给予医学指导和建议。截至目前,我市已成立产前诊断机构1家,产前筛查机构3家,四川省新生儿听力障碍诊治分中心1家。同时,2019年4月达州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已向省卫生健康委申请创建四川省新生儿疾病筛查分中心。

     (三)深入开展三级预防,减少先天残疾发生。全面开展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和听力障碍筛查,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阳性病例的随访、确诊、治疗和干预,逐步提高确诊病例治疗率。2018年起将贫困地区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扩展到所有贫困县。聚焦严重多发、可筛可治、技术成熟、愈后良好、费用可控的出生缺陷重点病种,开展筛查、诊断、治疗和贫困救助全程服务试点,促进早发现早治疗,减少先天残疾。

    (四)加强监督管理,规范防治服务。加强出生缺陷防治相关机构和人员管理,定期公布经批准开展产前诊断等专项技术的医疗机构名单。加强对医学检验实验室开展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等服务的行业监管。加强服务质量控制与评价,建立随机抽查和通报制度,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二、加强保障,有效推进预防出生缺陷工作开展

    (一)加强服务网络支撑。健全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妇幼保健机构骨干综合医院为技术支撑的出生缺陷防治网络。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宣传动员和健康教育中的网底作用。县级医疗机构开展产前筛查、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新生儿听力障碍筛查。我市现有1个经批准开展产前诊断技术的医疗机构、3家产前筛查医疗机构、1个新生儿听力障碍诊治分中心,还有1个四川省新生儿疾病筛查分中心正在申报中。

    (二)加强人才队伍支撑。规范开展专业人员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逐步壮大出生缺陷防治人才队伍,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建立规范有序的出生缺陷防治培训模式,针对出生缺陷防治薄弱环节,重点开展优生遗传咨询、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出生缺陷鉴别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培训。

    (三)加强经费投入支撑。积极争取出生缺陷防治网络建设、人才培训、专科建设、防治项目等方面的经费投入。按照全省统一经费标准240元/对,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由中央及地方财政设立专项资金予以经费保障,每年拨付资金总共约980万元。四川省先天性结构畸形救助项目为符合救助条件的患病儿童提供医疗费用补助,根据患儿医疗费用报销之后的自付部分,一次性给予3000元—30000元补助。按照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范围对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等符合条件的出生缺陷疾病给予救助。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出生缺陷防治,积极开展社会宣传、患儿救助等公益活动。

     三、下一步重点工作

      一是持续加强服务网络建设。鼓励医疗机构开展产前筛查服务,及时对有潜力开展产前诊断、产前筛查的机构进行规划和建设,让更多有条件、有能力的医疗保健机构依法获得相应资质,加快提升产前筛查和诊断技术服务的可及性,以满足区域内广大孕妇需求。

      二是提高健康教育宣传力度。结合每年“世界人口日”、“预防出生缺陷日”、“世界母乳喂养周”等宣传活动周,认真组织开展宣传、义诊等活动,特别针对高龄、高危孕妇和再生育妇女,除了做好常规形式的宣传外,还要探索更有效,老百姓易于接受的宣传方式,了解产前筛查的重要性,逐渐提升孕妇对产前筛查重视程度,利于出生缺陷儿及时筛出。比如:针对高危孕产妇的一对一咨询,对筛查出高危的孕产妇进行专门培训和跟踪,特别是要运用医疗机构的官方微信、APP等新方式,来提高产前诊断和筛查知识的普及,获得群众的信任,赢得社会的支持,进一步推进产前筛查工作。

      三是强化人员专项技能培训。结合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现状和产前诊断技术的发展,有针对性的对各县(市、区)医疗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业务水平,为高龄孕产妇安全分娩保驾护航。同时,要求各产前筛查和诊断技术服务机构强化专业人员储备,加快提升技术能力,特别是要准备运用新技术、上新项目、推新业务的医疗保健机构,一定要做好医务人员的进修和培训,确保服务质量。

      四是继续加强政策争取。积极向政府汇报,争取市级财政给予资金支持,同时积极向省卫生健康委争取项目,给予倾斜。出生缺陷防治是一项综合性工程,涉及到环境改善、妇女就业、心理健康、食品药品安全等综合工作,我委将立足本职,加强市级各部门单位协作,做好预防出生缺陷相关工作衔接,努力争取各方支持,力争早日开展产前筛查政府定额补助的试点工作及各种社会资金支持,切实保障孕产妇和胎儿的健康权益。

      最后,再次感谢你对我市卫生健康工作的大力支持!

                                                                                达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19年7月15日

   (联系人:基妇科杨金丹联系电话:0818—2130540,15328943901)


主办单位:达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蜀ICP备18026540号 网站标识码:5117000033
公安备案号5117020200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