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委员:
你在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学龄前幼儿托育服务的建议》(第083号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全市托育服务工作开展情况
(一)出台托育服务相关政策文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托育服务发展工作,将其纳入我市“十四五”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先后出台了《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达市府办〔2020〕62号)、《达州市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实施方案》(达市府办发〔2022〕19号),正在编制《达州市“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这些政策的出台,将有效保障托育服务工作有序推进。
(二)持续扩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多渠道争取托育机构建设资金,积极开展普惠托育专项行动。2021年,达州市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100万,新建市政府机关幼儿园普惠托位100个,已于2022年春季招生。2022年,我委印发《关于做好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的通知》,联合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省级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的通知》。争取到中央预算内投资300万,达州市妇女儿童医院、达川区妇幼保健院分别建设150个普惠托位;争取到省级补助资金150万,县级配套资金150万,渠县、宣汉县、开江县分别建设50、100、150个普惠托位。
(三)强化托育服务人才队伍建设。2022年3月,我委联合市教育局,组织全市700余家托幼(育)机构的负责人参加了全省的婴幼儿照护网络培训班。按照《四川省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实施细则》的要求,我委组织市妇女儿童医院向成都市等地学习先进经验,于5月10日举办托育机构卫生保健培训班,为全市托育机构70名卫生保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课程围绕卫生保健管理工作要求和工作规范、幼儿健康检查服务技术规范、幼儿营养及膳食管理等,培训人员经考核合格,发放培训合格证。
(四)加强托育服务行业监管。我委搭建了全市卫生健康行政人员、托育机构负责人等参与的托育业务交流群,线上开展业务培训和政策宣讲,进一步提高托育服务相关制度的执行力度。按照《四川省托育机构登记和备案办法(试行)》要求,严格规范托育机构登记备案流程,目前全市已有19家托育机构完成备案。联合市消防救援支队印发《关于做好托育机构消防安全管理的通知》,建立了联合检查、督导和信息互通等联动工作机制,并于3月中下旬,对全市已备案的托育机构,开展了消防安全专项检查。联合市教育局印发了《关于做好托幼(育)机构卫生自查工作的通知》,督促各托育机构每月线上完成一次卫生自查,市县两级卫生监督执法机构对各托育机构卫生管理情况进行动态抽查巡检。
(五)发挥试点示范引领作用。我委印发了《开展优质服务托育机构建设工作的通知》,按照《四川省托育机构质量评价要点》,组织专家对申报一、二、三级的托育机构开展等级评审。围绕加强托育机构管理、队伍建设、环境建设、安全保障、卫生保健、科学照护等重点工作,实现在2022年全市建设1—2个具有示范效应的托育机构。联合市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开展省级婴幼儿照护优质服务县(市、区)建设活动的通知》,对标评估内容,督促大竹、达川、通川积极开展创建工作,通过示范引领,推动提升全市托育服务质量。
二、全市托育服务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托育服务体系建设任重道远。到2025年,全市要建成一批具有带动效应、承担一定指导功能的示范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要基本形成多元化、多样化、覆盖城乡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尽管国家、省先后出台了多部有关托育机构的规范和标准,但目前我国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发展的相关法规尚不健全,达州的托育服务市场处于起步阶段,23家托育机构以民营为主,公办的几乎为零,很多工作还在试点和探索中,托育服务体系的完善和政策的有效落实需要一个过程。
(二)多部门协作推进机制有待加强。托育服务工作涉及卫生健康、发展改革、财政、住建、教育、人社等多个部门,各部门和基层单位对托育服务工作的重视程度有差异,工作进程不平衡。相关部门之间的职责任务、工程流程尚未明确,信息共享的效率和质量不高,部门间的相互协作配合还需加强。
(三)托育服务有效供给亟待提升。目前托育服务尚未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畴,经费投入和队伍建设缺乏相应保障。构建家庭为基础的托育需要城乡社区配备相应的养育照护专业人员,指导家庭科学育儿,但这方面的专业人员难以保证。新建托育项目建设资金缺口较大,支持社会力量办托育的动力不足,在学前教育资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利用新建和改扩建幼儿园开设托班的做法存在不确定性。
三、下一步重点工作任务
(一)逐步建立普惠托育服务网络。强化政府主导、社会主体共建共享意识,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倾斜,加大地方政府资金、项目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托育机构,支持幼儿园、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提供普惠托育服务,加快形成以社区托育服务机构为主体,以示范托育机构为标杆,以托育指导中心为支撑,以幼儿园托班、工作场所托育设施和家庭托育点为补充的多层次、多样化、多模式、广覆盖的普惠托育服务供给网络。
(二)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坚持舆论导向,重视正面宣传,发挥主流媒体主导作用,开展专题讲座、组织宣讲活动、播放宣传片等,使育儿宣传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家庭等,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支持、参与托育服务的共识,营造托育事业共建共享良好生态。
(三)加强行业监管力度。加强托育机构备案过程中重要环节和要件批办的协调协同,优化登记备案环境,提高托育机构备案率。加强托育机构动态管理和信息资源共享,及时掌握托育机构的场地、人员、活动等相关信息,为事中事后监管做好前提准备。
最后,再次感谢你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大力支持!
达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2年5月10日
(联系人:人口家庭科 贾佳佳 2121140 18008199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