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代表:
你在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支持万达开统筹示范区域医联体建设的提案》(第268号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关于“建立多形式医联体合作”的建议
近年来,我市积极对接成渝两地一流名院,通过共建医联体、组建专科联盟、开展远程会诊等方式,建立医疗服务合作机制。目前,全市组建医疗集团9个,县域内医共体17个,专科联盟97个,远程医疗协作网27个。
一是组建城市医疗联合体。外联优质资源,发动市、县两级医院分别与成都中医药大学银海眼科医院、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重庆市肿瘤医院等成立城市医疗联合体;内联带动发展,发挥市级三级公立医院辐射带动作用,由市中心医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牵头成立城市医疗集团,成员单位涵盖7个县(市、区)39家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其中,开江县人民医院与四川省人民医院签订了医联体协议,开江县中医院与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签订了医联体协议,分别就医疗技术、人才培养、科学教研、医院管理、重点专科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合作。
二是强化专科联盟建设。充分发挥重点专科(学科)的带动作用,以专科(专病)协作为纽带,补位发展,提高专科重大疾病的救治能力。我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庆市中医药行业协会、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等成立了康复医学、心脏血管疾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等97个专科联盟,涉及成员单位70多家。其中,开江县人民医院加入了重医附一院牵头建立的长江上游神经外科专科联盟和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建立的西南中西医整合协同创新肿瘤专科联盟等,建立了肺CAMDT团队和宫颈CAMDT团队;开江县中医院与重庆北部宽仁医院签订了消化内科专科联盟对口支援协议。
三是开展远程医疗协作。应用“互联网 ”技术,最大限度提高优质医疗资源的可及性和利用效率。我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分别与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大学华西附二院、重庆市肿瘤医院、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北京佑安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等建立了27个远程医疗协作网。其中,开江县人民医院与四川省人民医院、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达州市中心医院、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建立了远程协作网,开展远程会诊、远程教学、病历讨论、学术讲座、远程心电等合作。
四是开展县域内紧密型医共体试点建设工作。以通川区和渠县试点探索建立“统一功能定位、统一资源配置、统一业务管理”的“三统一”医联体运行管理机制。通川区分别以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为牵头医院,组建了“1 11”和“1 7”2个医共体,于2020年7月挂牌。渠县组建了“2 12”型紧密型医共体,分别以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为牵头医院,与12个片区医院组建了“1 8”和“1 4”2个医共体。开江县虽非试点地区仍以开江县人民医院和开江县中医院牵头组建松散行性医共体。
二、关于“加强医疗卫生单位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我市持续强化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致力于改善医疗卫生服务环境。一是强化项目建设。印发了《达州市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攻坚计划(2021—2022年)》,重点实施82个重点项目的建设,涉及金额达100亿元。其中开江县人民医院新区建设项目总投资约7.7亿元,开江县中医院新区建设项目总投资5.05亿元,开江县第二人民医院新区二期建设总投资1.1亿。目前,开江县人民医院新区一期住院大楼已建成投入使用,二期医技、门诊大楼主体和县中医院新区住院综合大楼主体施工等项目已完成,接下来拟新建第三、第四人民医院整体迁建项目,拟新建、改扩建新宁、八庙、梅家、讲治等卫生院,谋划储备县医养结合中心、县医疗服务能力实训中心大楼、医疗信息化中心大楼等建设项目总投资约30亿。此外,开江县建成PCR实验室4个,配置检测设备10套件;采购普通救护车7辆,负压救护车2辆;乡镇卫生院受捐检验检查设备213台件,总价值9158万元。二是推进智慧医疗。2021年,我市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强,各项重点工作有效推进,“互联网 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服务不断深化,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全面完成,电子健康卡普遍应用,区域医疗卫生服务资源逐步整合,各级医疗卫生单位信息化建设初见成效。截止2021年底,全市共注册电子健康卡180万余张,电子健康卡总持卡就诊量达1900万余人次;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中,分时段预约诊疗开展率79%、检查检验结果自助查询开展率75%、检查检验结果主动推送达79%、移动支付达82%、开展候诊提醒服务达71%、开展智能导诊服务达71%;市中心医院“互联网医院”上线运行,全市电子处方在线审核流转平台建设有序推进。三是依托达州市中心医院成立了达州市临床病理诊断中心、达州市临床医学检验诊断中心、达州市临床医学影像诊断中心等,进一步提升全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补齐发展短板。
三、关于“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我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卫生硕博人才544人、省市级学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51人、省级名医16人、省级学(协)会委员378人、卫生高级职称3128人;已建成省级重点学(专)科39个,市级重点学(专)科107个,在研科研项目43个,我市卫生人才队伍不断扩容,卫生人才体系逐渐完备,但仍存在高学历、高职称人才招不进、留不住、占比低等问题。对此,全市高度重视,全力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
一是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通过引进优质医疗资源、建立医联体等措施柔性引才。建立科研绿色通道,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优先提供科研启动资金、人力和设备等必备条件,对获得科技成果奖的给予对应级别的奖励。其中,开江县对引进并与当地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签署5年及以上聘用合同的高层次人才奖励10到50万元不等补贴。聘用合同满1年的经用人单位考核合格后兑现奖励20%,聘用合同满5年的奖励补贴全部兑现。另外,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均可享受开江县人才住房保障。
二是循序渐进加强医学重点学科建设。通过省市级重点学科、专科创建,在全市范围内形成重点示范科室带头作用,全方位提升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水平。其中,开江县对在岗人才获评省、市学科名称的,按相应的学科建设经费给予1:1配套补助;对通过验收省、市级学科团队,分别奖励10至30万元,学科带头人可享受50%的奖励资金;对获得立项的省市县级科研项目或课题,按相应科研经费给予1:1配套补助。
最后,感谢您对全市卫生健康事业的关心和大力支持!
达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2年5月20日
(联系人:医政医管与药物政策科 孙莉 联系电话:0818—2526076,15111814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