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政协委员:
你在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推动我市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的建议》(第387号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施健康中国重大战略部署,着力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推动全市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全市有3个社区成功创建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2个县成功创建为四川省第五轮“敬老模范县(市、区),7家三级医院创建为四川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
一、关于“着力提升老年人社会参与度”的建议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调整组建新一届市老龄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增至35个,明确成员单位职能职责,定期研究全市老龄工作和老龄事业。二是完善政策体系。市卫生健康委牵头制定了《关于制定和实施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的实施意见》《达州市贯彻落实〈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终期评估,出台了《达州市“十四五”养老服务发展规划》。三是健全培训制度。将老年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鼓励有就业能力和培训意愿的老年人参加技能培训。采取促进有条件的学校开展老年教育、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老年大学(学校)等办法,推动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四是丰富精神文化。通过盘活空置房、公园、商场等资源,支持街道社区积极为老年人提供文化体育活动场所,组织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发挥各类老年社会组织和社会公益组织作用,支持老年人参与公益慈善活动、社区公共事务管理等工作。培育壮大老年志愿服务队伍,打造一批老年志愿服务品牌。五是提高科技水平。提高社区为老服务信息化水平,利用社区综合服务平台,有效对接服务供给与需求信息,加强健康养老终端设备的适老化设计与开发,为老年人提供方便的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积极开展“智慧助老”行动,依托社区加大对老年人智能技术使用的宣教和培训。
二、关于“推进老年照护工作精细化”的建议
一是严格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严格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将老年人健康管理作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的重要内容,加强老年人健康管理,为老年人建立电子健康档案,提供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等服务,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费健康体检,将老年人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服务对象,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高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率,全市60万余名老年人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二是积极开展老年人居家医疗服务。按照《四川省关于加强老年人居家医疗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年护理服务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按照突出重点人群、保障医疗安全、防控执业风险的原则,明确居家医疗服务的优先和重点服务对象,积极开展高龄老人固有慢性病居家医疗服务工作。社区医疗机构结合功能定位和实际情况,可通过上门巡诊、家庭病床、互联网 护理等方式,将医疗机构内医疗服务延伸至居家,解决老年人行动不便、慢性病等问题。鼓励医疗机构可针对有需求的慢性病老年患者开具出院医嘱和康复指导建议,明确其出院后常用的居家医疗护理服务项目和频次,为老年人提供常见病、慢性病复诊以及随访管理等服务。三是积极开展失能老年人“健康敲门行动”。按照省卫生健康委统一安排,2022年,全市开展了失能老年人“健康敲门行动”,为全市提出申请的14730名65岁及以上行动不便、失能老年人提供免费上门健康服务,维持失能老年人的功能,改善失能老年人生活质量,鼓励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为居家失能老年人提供家庭病床、巡诊等上门医疗护理服务。
三、关于“构建多层组合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议
目前,全市有医养结合机构23个,床位5810张,117家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建立合作关系,18个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置老年病科。一是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在风险可控和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开发老年人健康保险产品,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逐步实现基本养老保险法定人员全覆盖。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调整机制,保障领取待遇人员基本生活。2021年,推动为1.68万名特殊困难群体和重点优抚对象购买了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二是积极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规模化、连锁化的养老服务机构,增加老年护理服务机构数量。鼓励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需要设置和增加提供老年医疗服务。通过增加医疗机构老年医学科设置数量,满足老年医疗服务需求。三是积极探索行业补贴。联合发改、财政、医保等部门,探索建立有利于老年医疗服务发展的价格和支付政策机制,从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公共卫生、家庭医生签约、长期护理保险、商业保险等方面支持老年医疗服务。
最后,再次感谢你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大力支持!
达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2年7月28日
(联系人:老龄健康科 卫柏江 联系电话:2122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