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政协委员:
您在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高质量发展达州市中心医院的建议》(第040号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我市高度重视市中心医院高质量发展工作,成立了由市委常委任双组长的市中心医院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领导先后多次到医院一线开展调研并专题研究解决医院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并针对制约医院发展的堵点难点问题制定出台了《推动市级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从财政、人才、医保等方面给予市中心医院全方位支持保障。
一、关于“引进先进医疗技术”的建议
一是深化对外合作。市委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前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签署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合作协议,明确以浙大二院为输出医院,市中心医院为依托医院,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5月,中国科学院院士、浙大二院党委书记王建安,浙大二院院长、党委副书记王伟林带领18名专家教授一行来达参加“浙大二院 f 达州市中心医院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专题培训班开班仪式、现场调研市中心医院,共商申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推进事项。7月,市委主要领导率队亲赴杭州,市中心医院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签订深度合作协议,并授牌成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名医工作站(王建安院士)、肝胆外科团队名医工作站(王伟林院长)、叶招明教授骨科团队名医工作站、陈高教授神经外科团队名医工作站、张宝荣教授神经内科团队名医工作站、李雯教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团队名医工作站。二是强化医保支持。2019年以来,我市持续优化医疗服务价格结构,全力支持医疗机构新技术、新项目开展,动态调整了医疗服务价格项目1697项(调高了诊疗、手术、康复、护理等体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医疗服务价格项目1302 项,调低了检验检查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395项),公布7批次315个新开展项目收费标准,报省医保局评审新医疗技术项目28个;先后印发《达州市医疗服务价格与医保支付标准汇编(2021年试行版)》和《达州市医疗服务价格与医保支付标准汇编(2023版)》,实现全市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支付标准的“三统一”。
二、关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一是完善引才支持政策。以最佳待遇、最大诚意出台了《加快构建达州市公立医院人才高地的十条措施》,从拓展引才渠道、提供安家住房保障、提高岗位奖励、开辟绿色服务通道等10个方面明确15项具体举措,给予公立医院人才全方位保障。支持符合条件的卫生专业人才开展自主招聘,出台《达州市扩大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人事自主权十条政策》。深入实施“千名医疗卫生硕博人才招引计划”,2024年上半年,我委牵头组织医疗机构赴高校开展引才活动6场次,市中心医院新引进博士1名,硕士27名,硕博人才总量已达502名。二是健全引进人才考核评价机制。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指导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严格按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规定》,结合行业特点,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分类开展考核,准确评价其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充分发挥考核制度激励作用。组织市中心医院召开“21111人才计划”首批入选者成果展示会,全面激活各类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今年以来,市中心医院共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4项,发表SCI论文27篇,立项各类科研项目10项。下一步,为保持人才政策的创新性、适用性和竞争力,达州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出台新的人才引进政策,让优秀的人才能够享受更多的政策红利。
三、关于“更新医疗设备设施”的建议
近年来,市财政坚决落实政府办医主体责任,紧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通过一般公共预算安排、向上争取等方式,在财力相对困难的情况下,不断优化调整支出结构,持续加大对市中心医院等公立医院财政资金的投入力度,全市一般公共预算医疗卫生健康支出从2016年的48.38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69.42亿元,年均增速达5.29%;连续7年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均在13%以上;支持“3 7”公立医院购买或租赁先进医疗设备和开展医院信息化建设,对超出自身能力部分由市财政通过预算安排或“一事一议”给予一定补助。2023年,市中心医院新购置“医用血管造影X射线机”、“超声内窥镜图像系统”、“彩色超声诊断系统”等医疗设备(仪器、器械)1277台。2024年上半年,新购置“电子上消化道内镜”、“呼吸机”、“内热针治疗仪”等医疗设备(仪器、器械)284台。
四、关于“根据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考)指标科学设立奋斗目标”的建议
市卫生健康委落实了专人专责督导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以电子病历和智慧医院建设入手,健全临床数据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体系,建立医院自查、县(市、区)初审、市级总控的长效质控机制。同时强化结果分析运用,实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承诺践诺”活动,将医疗服务收入占比、门诊、住院病人次均费用增幅、资产负债率等国考监测指标纳入年底考核内容,每月监测调度考核指标,建立奖惩机制和绩效考核结果运用机制,将考核结果作为公立医院发展规划、重大项目立项、财政投入、经费核拨、评优选先、医院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倒逼医院强化内部管理和控制,优化工作流程,提升管理服务质效。市中心医院结合医院实际持续加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具运用,通过召开月例会、重点指标监测、剖析问题原因等破解瓶颈难题,促进医疗质量及医疗效率持续改善提升。今年1—6月,市中心医院门诊患者82.65万人次,同比增加12.42%;住院患者5.79万人次,同比增加8.19%;门诊次均费用331.68元,同比下降8.30%;住院例均费用8689.44元,同比下降26.73%;耗材费用同比下降11.74%;药耗占比43.43%,下降4.5个百分点;医疗服务性收入占比30.46%,上升了7.64个百分点;平均住院日6.73天,下降0.71天,床位使用率103.46%,上升7.27个百分点。医院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医疗费用大幅降低,收入结构更趋合理,医疗资源利用率和运行效率进一步提高,基本实现医院得发展、群众更受益的目标。
五、关于“根据四川省重点专科建设的要求,地方财政和医院共同保证重点专科建设所需经费”的建议
按照《推动市级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要求,我市严格落实重点专科建设财政配套资金政策,对新创建国家级、省级的重点专科、重点实验室,一次性分别奖补200万元、100万元,对新评选为国家级、省级学术(学科)带头人等领军人才,一次性分别奖补10万元、5万元。2023年已兑现市中心医院国家级、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奖补资金600万元。下一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财力的增加,我市将在积极向上争取财政支持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对市中心医院的设施设备购置,专业技术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
六、关于“加强与社会互动”的建议
持续实施了“医心向党、医者仁心、医风清正”教育活动和“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实施健康惠民“三升四心”工程,深入开展巡回医疗、千名专科医师进家医、万名医护走基层志愿服务活动、健康知识进万家科普等专项行动,推动市中心医院高质量医疗服务“常下乡、常在乡、常惠乡”,切实增强医院与社会的互动,提升医院的公众形象。2024年,市中心医院结合自身实际持续开展了“共建共享医联体巡回指导促发展”走访下沉系列活动,医院领导班子成员先后15次带领医疗专家团队走访了市域及毗邻市县的32家医联体成员单位。深入开展托底性帮扶万源市中心医院,组建第三批帮扶队下沉,已帮助其建成“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开展了经腹腔镜小儿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等新技术新项目共40余项。并不断扩大“健康教育—慢病大讲堂”“助学帮扶促振兴”“达马”医疗保障等公益服务活动影响力和覆盖面,今年以来,市中心医院已开展义诊19场次,公益健康讲座6场次,直接服务群众3000余人次。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全市卫生健康工作的大力支持!
达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年7月30日
(联系人:医政医管与药物政策科 罗 密 联系电话:0818—3091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