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政协委员:
你在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大力提升女性生育意愿促进达州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483号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强化政策支持,降低生育成本
一是为了支持生育,2023年印发的《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进一步推进中心城区房地产市场良性循环若干措施的通知》(达市府办发〔2023〕51号)中明确二孩、三孩家庭购买住房补助按照住房面积补助250元/㎡,公积金贷款额度提高到70万。2024年6月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达州市支持生育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八条措施》,包括八部分内容:教育方面提出执行子女“长幼随学”制度。就医方面提出免除孕产妇门诊挂号诊疗费,住院分娩补助500元/人;婴幼儿入托体检减免80元/人.年。托育支持方面提出对新建或改扩建托育服务中心进行补助。医保支持刚面提出免除出生年度婴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假期保障方面提出对未严格落实产假、护理假、母乳喂养假休假规定的单位和企业给予一定处罚。工会福利方面提出加入工会组织的夫妻每年由双方所在单位工会各发放500元慰问金。二是市妇联牵头编制《达州市妇女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明确妇女与健康、教育、经济、参与决策管理、社会保障、家庭建设、环境、法律等八大方面的目标和策略措施,儿童与健康、安全、教育、福利、家庭、环境、法律保护七大方面的目标和策略措施,全面保障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为三孩政策的落实提供政策支持。三是医保部门为了减轻女职工生育经济压力,对参保女职工发放生育津贴,根据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足额发放非财政供养参保人员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保障女职工因生育而离开工作岗位期间待遇。2023年,我市生育保险参保人数42.73万人,共1815名企业女职工享受生育津贴,医保基金支付4306.6万元。
二、强化宣传引导,改善生育环境
市卫生健康委印发了《达州市卫生健康系统进一步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实施方案》《开展健康家庭建设八大行动》《进一步加强优化生育政策宣传工作的实施方案》等,开展生育友好主题活动、幸福家庭案例评选等活动,引导群众建立正确的婚育观和家庭观。
市委宣传部全面统筹,打造达州生育政策宣传矩阵。一是优化新闻宣传。指导市直新闻单位及各县(市、区)融媒体中心加大生育政策宣传报道力度。充分利用达州广播电视台、达州日报社等新闻媒体多形式开展国家婚恋、生育政策解读与宣传,进一步加深群众对现行生育政策的认知,大力支持积极生育措施落地落实。二是强化社会宣传。把准生育政策宣传的重点人群、重点区域、重点时间节点等,充分利用户外LED大屏、门楣电子显示屏、单位门户网站等多种社会宣传载体刊播(刊载)相关知识和公益宣传片,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社会氛围。三是创新文艺宣传。挖掘文化资源,运用本地素材,创作《王大贵相亲》《幸福村的浪漫故事》等一批形式多样、积极向上,反映农村生活、彰显健康婚育观念的优秀婚俗文艺作品,并通过“流动舞台进基层”文化惠民演出形式到基层一线开展演出,讲好新时代美好爱情、幸福婚姻、和谐家庭故事。
市民政局会同市文明办、民宗局、乡村振兴局、团委、妇联等六部门制定《关于治理农村大操大办、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推动移风易俗工作的通知》,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各县(市、区)主管、乡镇(街道)主抓、村(社区)主阵地作用,层层压实工作责任。进一步压实相关部门的责任,强化对各地各部门的工作指导,加大治理农村大操大办、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的力度,大力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营造良好人文氛围,推动移风易俗工作。2255个村(社区)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占比达到98%。根据本村(社区)实际情况,2232个红白理事会制定了宴席申报制度,明确红白喜事办理申报流程。2023年以来,组织开展公益集体婚礼、集体颁证仪式、金婚钻石婚纪念仪式、王婆说媒、青年交友联谊活动等主题活动15场。5月20日,举办“为你而来 f 达成良缘”2024年达州市公益婚恋系列活动,为25对新人举行中式集体婚礼,组织200余名青年开展交友活动。开展婚姻辅导服务活动,举办婚姻辅导专题讲座4场,到婚姻登记机关开展结婚辅导243对,离婚辅导215对。为离婚冷静期夫妻上门劝和服务,劝和79对。开展“幸福家庭,和谐社会—婚姻家庭教育基层行”公益婚姻宣传辅导12场。
三、保障权益,提高生育意愿
一是实施科技创新巾帼行动,支持创建巾帼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扎实开展巾帼家政能力培训,大力培养高素质女农民等,不断推动妇女在各行各业得到充分就业和发展。二是以“两纲”实施为突破,聚焦妇女家庭暴力、医疗教育,儿童性侵,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健康、安全等重点难点问题,组织、协调、推动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得到充分落地落实,不断夯实妇女儿童维权联动机制。三是以推动《家庭教育促进法》为重点,成立家庭教育促进会,举办家庭教育工作推进会,实施家庭教育课堂进村(社区)、进学校等,大力推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继续开展“最美家庭”寻找、好家风好家训评选等传统品牌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四是依托妇女之家、儿童之家、家长学校和“达州妇联”微信公众号等阵地线上线下常态化开展家庭教育宣传,为广大家庭提供科学家教指导服务。
四、强化照护,支持托育服务
一是完善政策保障。将婴幼儿照护服务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托育服务建设作为重大民生工作重点推进,并纳入达州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指标以及15分钟生活圈专项规划。出台《达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达市府办〔2020〕62号)、《达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达州市“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的通知》(达市府发〔2020〕26号)等文件,设立托育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用于建设补贴、运营补贴等。二是坚持多元推进。坚持“突出重点、先行先试、渐次推进”原则,聚焦“1中心4模式”着力推动托育服务一体化发展。依托达州市妇保院、达川区妇保院、渠县妇保院等积极推动综合托育服务中心试点建设,提供托育机构咨询、托育从业人员培训、婴幼儿早期发展研究等服务;针对托育机构0—3岁婴幼儿身心发育、健康评估、心理干预指导不足、不专业等问题,万源市妇保院以“养育”为主体、“医疗”为护航、“教育”为载体打造医育结合试点。为解决托育机构成本高、生源不稳定、家长送托不方便等问题,通川新锦社区、江湾城小区等5个社区3个小区依托闲置场地,积极探索社区托育和居民嵌入式托育服务;市委书记亲自谋划,将托幼一体化建设纳入达州市“微创新 f 微改革”项目,构建“党委政府主推 行业部门指导、监管 公立幼儿园具体实施”机制,在全市遴选22家公立幼儿园开展规范性托幼一体化建设改革试点,推动公办托育服务在收费价格、队伍建设、安全保障、养育支持等方面逐步规范。三是促进质量安全。以省托育协会达州工作部、托育服务综合中心、婴幼儿照护专家库为支撑,7家妇幼保健院、186家乡镇卫生院为载体,采取网格化包片指导、结对跟踪服务、线上线下咨询、签约服务等方式,常态化为家长、托育机构和从业人员提供咨询服务、育儿宣传和专业指导。建立以省托育协会达州工作部和应急、公安、消防等部门为一体的托育行业综合监管平台,全面保障婴幼儿健康和安全。充分利用四川文理学院、达州职业技术学院等本地院校资源拓宽培训渠道,开设8个幼儿保育专业中职教育点位,4家保育师、育婴师工种认定机构,细化明确普惠托育机构设置、登记、备案、指导、评价等标准和程序,在质和量上保障托育行业需求。
最后,再次感谢你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大力支持!
达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年7月10日
(联系人:人口家庭科代 利 0818—30914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