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人大代表:
你在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推进基层医疗机构医防融合的建议》(第211号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工作现状和进展情况
医防融合是建立中国特色优质高效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的基本路径,也是持续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我委一直高度重视医防融合工作,通过明责任、建机制、重创新等方式,促使医防融合工作逐步深化。
(一)明确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责任。为全面落实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责任,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卫生健康部门印发了《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责任清单(2023年版)》,明确各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相关科室设置、人员配备及专业背景,就传染病、慢性病和癌症等重点疾病筛查发现,以及预防、随访管理和康复护理等诊疗工作明确具体标准。同时对标疾病防控、妇幼保健、心理卫生、学校卫生、环境卫生、职业卫生和健康管理等公共卫生项目要求,丰富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服务内容,确保医防融合逐级下沉、惠及全民。
(二)构建医防融合机制。在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基础上,将肿瘤防治、慢性病管理纳入“临床服务五大中心”建设,2024年底7个县(市、区)将全部完成建设任务。同时将疾控机构、妇幼保健机构纳入县域医共体及城市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建立了公共卫生中心,建立重大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合理膳食指导、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等团队,定期到医疗机构开展业务指导和专业技能培训。建立医疗机构预防控制监督员制度,从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健康监督机构及医疗机构中遴选产生29名专职疾控监督员、44名兼职疾控监督员,以问题为导向引领医疗机构提升医防融合的精准度。
(三)探索医防融合人才培养。我市会同华西医院共同承担2024年四川省卫生健康重大改革创新揭榜攻关重点项目中的全省公卫医师处方权试点工作,立足于医防融合的长远发展,聚焦医防融合人才培养,培养兼具临床技能与公共卫生视野的复合型人才。现已完成摸底调研,形成了初步实施方案。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建立健全医防融合组织管理制度。坚持政府主导,充分发挥卫生健康部门主体作用,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科疾病防治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与各级医疗机构的合作,督促各级医疗机构内部健全公共卫生管理机制,高度重视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责任,并结合责任清单在各科室设置公卫管理员岗位,确保责任落实到位。
(二)加强医防融合人才培养。在加快公卫医师处方权试点工作基础上,加强公共卫生和医疗机构人员的交叉培训,促使相关人员快速掌握医防融合服务技能。同时,引导复合型公共卫生人才下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群众提供公平可及、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并严格落实医防融合人才的编制保障、人员资质和待遇保障等要求,确保其留得下、留得住。
(三)促进医疗和公共卫生机构资源融合。结合达州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2期建设,打破卫生健康部门、医疗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等的信息壁垒,打通医疗和健康管理信息系统,充分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个体健康档案、诊疗记录和健康管理等多方面信息互联互通,做好健康监测预警,促进健康风险管理,实现医防数据的互通共享、协同分析和决策支持等,提升医防融合服务质效,真正实现从“治已病”向“治未病”的转变。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大力支持!
达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年7月16日
(联系人:疾控科 杨金丹 0818-30914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