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人大代表:
您在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构建紧密型医共体的建议》(第251号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按照《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公布紧密县域医共体建设名单的通知》(川卫基卫函〔2024〕180号)要求,确定达州市万源市、宣汉县、大竹县、渠县、开江县等5个县(市)实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今年以来,我市聚焦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痛点、难点、堵点,加强市县两级联动,狠抓治理结构改革,加快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落地见效。
一、强化统筹联动
注重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纳入医改重要指标内容、委地合作政府重要支持内容,落实定期会商、调度等机制,统筹推进改革任务有效落实。会同6部门联合印发《达州市贯彻落实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八统一”管理实施方案》,围绕编制、岗位、人员、经费、管理、财务、药物、信息等8个方面重点,逐一提出达州解决方案,稳步推进医共体内实行统一管理。指导5个县(市)相继成立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主任)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管理委员会,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责任,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障。渠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改革经验先后被四川改革动态、四川省医改动态刊发推广。
二、强化统筹布局
重顶层设计,采取“借鉴 创新”方式,组织各县(市)赴省内(外)参观学习先进经验,指导各县(市)初步搭建起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模式;万源市构建以市中心医院为龙头、3家县级医院为支撑、6家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为枢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网底的“1 3 6 N”医共体服务体系;宣汉县构建“1+N”医共体建设模式,即“县人民医院牵头、整合县域内公立医疗卫生机构、鼓励民营医疗机构加入”组建1个医共体,村卫生室(社区卫生站)一并纳入医共体管理;大竹县构建1家总医院、3家县级医院、31家乡镇卫生院、N家村卫生室的“1 3 31 N”医共体建设模式;渠县构建1家总医院、3家县级医院、12个片区医院 6个城区(郊)医疗卫生机构的“1 3 18”医共体建设模式。
三、强化统筹保障
聚焦“5 10”中心(五大资源共享中心,即“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心电诊断、病理诊断、消毒供应”资源共享中心;十大管理中心,即“党务行政、医疗管理、公共卫生、人力资源、财务运营、医保管理、药械采购、信息管理、监督管理、宣教文化”中心)建设,坚持逐项发力,有效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内资源整合、效能提升;万源市基本建立县域内医学影像诊断与支持系统、心电中心诊断平台,建成5G 急诊急救平台,影像中心可覆盖辖区5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渠县、开江县基本建立县域内医学影像诊断与支持系统,可覆盖辖区5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大力支持!
达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年7月30日
(联系人:基层妇幼科 贾佳佳 30914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