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政协委员:
您在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对中医药“大处方”过度治疗监管的建议》(第386号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截至目前,全市现有中医医疗机构407家,其中,中医医院18家、中西医结合医院2家、中医综合诊所300家、中西医结合诊所36家、中医备案诊所51家。全市中医药人才总量达4417人,其中,中医执业(助理)医师4264人、专长医师153人,形成以53名省市名中医为引领,586名副高及研究生以上高层次人才为支撑的梯队格局,建有国家级名医传承工作室33个,覆盖黄煌、胡昌江等名家学术体系。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中医智慧药房建设。一是优化中药饮片调配服务模式。以互联网 的方式将院方的处方无缝传送至全自动中药饮片调配机,实施快速、准确的处方调配。建立中药饮片信息化定位标识系统、中药饮片调配信息化改进系统,完善中药饮片调配流程。建立中药饮片调配溯源系统,用移动设备统计中药饮片调配及复核数据,并接入HIS系统,实现工作量的统计,实现中药饮片调配过程信息溯源。二是建立完善中药信息服务平台。运用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发挥市级中医医疗机构中药质量优势,为服务基层医疗机构提供区域化、均一化调剂配送服务,为区域内5个以上县(市、区)医联体、医共体合作单位提供中药处方在线审核、点评,线下配药、代煎、派送等信息化服务。三是合理促进中药的使用及智能煎煮。依托专业机构,遵循中医药规律和特点,利用循证医学等手段,开展中药临床疗效评价。推动实施中成药全过程赋码监测,并探索应用于中药饮片管理,确保中药的质量和来源可追溯。加强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规范和指南的运用,强化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处方集的临床指导作用。开展中药合理应用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医护人员和患者对中药合理使用的认识。
(二)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印发“巴山扁鹊”中医药人才引育工作方案,投入专项资金实施七大培育工程,即:依托仝小林院士基地孵化国家级学科带头人2名,创建优势专科2个;组织108名骨干赴北京东直门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等名院脱产进修(周期2年时间,每季度脱产学习10天),力争培育省级名医3人、市级名医10人,发表核心论文30篇;通过“西学中”基地年训中西医结合人才80人,基层骨干脱产培训覆盖80个卫生院,创新开展古中医师承实验班、民间中医提升班,计划培养实用型人才165人,构建覆盖顶尖人才、领军专家、基层骨干、民间中医的“金字塔”型人才体系,为中医药强市战略注入强劲动能。
(三)强化宣传引导。一是印发一个方案。印发《达州市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工作实施方案》,将中医药文化弘扬纳入“十四五”规划,完善制度体系。组建中医药文化宣传科普“百人团”,举办专题培训提升基层人员能力,创新“双师结对”模式培育校园师资队伍。二是打造N个阵地。建设13个市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含1个省级基地),利用机关、社区中医药文化角,打造主题廉洁文化墙,拓展宣传载体,广泛传播中医药知识、理念和文化,引导群众理性就医、合理用药。三是开展系列活动。依托“本草巴渠大讲堂”等机关活动,开通中医药文化公交专线,举办社区义诊活动40余场,服务群众超1500人次,发放健康手册4000余份;组织专家下乡义诊,为16.8万老年人提供中医体质辨识和用药指导。
(四)强化综合监管。我委将中医药机构的监管,特别是“大处方”、过度治疗等监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推进,成效明显。一是将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结合,完成国、省中医医疗机构双随机抽检任务;二是,聚焦“过度检查、过度治疗、过度用药”,对全市中医医院及设置有中医科的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医务人员资质、诊疗行为规范(含:不合理诊疗、不合理用药)等内容,开展中医药服务专项检查;三是依托“医疗三监管”平台,实现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医疗行为实时、动态、全程信息化监管。四是加强与中医药管理局、医保、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工作衔接,建立信息互通等长效工作机制,组织参与医保违法线索核查、医疗秩序整顿等多部门联合执法行动。近三年,监督检查中医医疗机构1200余户次,“医疗三监管”抓取疑似问题线索1000余条,对违规违法行为立案查处146户,罚款金额62.34万元。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下步,我委将聚焦中医药“大处方”问题,强化部门联动,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一是针对中医医疗机构不合理诊疗、不合理处方等问题,大力开展中医药服务专项检查,用好医疗“三监管”平台,构建线上“数据分析”和线下“实地核查”相结合的执法监督模式,对涉嫌违法的案件依法进行立案查处,提高对医疗行为监督的震慑力。二是压紧压实医疗机构主体责任,督促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严格落实医疗质量管理核心制度,同步建立健全处方审核制度,设立中医药处方审核小组,强化医师处方开具、药师药品审核、调配、发放的全流程管控,规范开展诊疗活动,确保中医医疗服务质量与安全。三是强化人才培育,加快实施《达州市“巴山扁鹊”中医药人才引育工作方案》,积极协调争取各级专项资金,2年内送培7个层次的中医药优秀人才500名,通过跟名师、读经典、勤临床,为我市培养一批实实在在“手到病除”的好中医。
最后,再次感谢你对达州市卫生健康工作的大力支持!
达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年6月23日
(联系人:应急监督科高学问0818-3091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