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第051号提案办理情况(A)的函

发布日期: 2025-09-30 11:42:08

尊敬的政协委员

  你在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建立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议》(第051号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健全心理睡眠服务网络,提供多种形式诊疗服务

  一是督促指导公立精神专科医院、公立三级综合医院加强心理门诊和睡眠门诊建设,其他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老年医院及专科医院等应当创造条件设置心理门诊、睡眠门诊,到202510月底前,公立精神专科医院、公立三级综合医院均开设心理门诊、睡眠门诊;11月底前,60%以上妇幼保健机构开设儿童心理卫生门诊,有条件的机构探索设置儿童睡眠门诊。到2026年年底前,有条件的公立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均开设心理门诊、睡眠门诊,公立精神专科医院均开设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二是鼓励实力较强的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集中资源和力量,在院内单独区域或独立院区建设心理健康服务中心,集中提供综合性心理健康服务;三是探索建立睡眠疾病防治中心,开展睡眠医学相关多学科诊疗。四是指导医疗机构将心理问题筛查纳入各临床科室日常诊疗,在易并发心理问题的专科探索开展身心同治。五是提升心理问题发现能力,对经筛查认为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应及时开展心理健康评估,确定存在心理问题或怀疑罹患精神疾病的,应及时干预。

  二、健全社会心理服务平台,强化心理服务专业可及

  一是大力推进心理危机干预与心理援助服务网络建设,投入59.9万元建成市域社会心理服务云平台,集成心理健康大数据中心、心理健康体检中心、心理网格中心、数字化医疗中心和青少年心理健康中心五大核心功能模块,向市民提供常见心理评测、心理危机预警、AI心理咨询、心理健康科普和链式数据分析等多维服务。二是开通“12356”全国统一心理援助热线,接入“12345”心理援助热线专席转介服务,同110119120等部门建立协作干预机制,依托市精神卫生中心向全市居民提供24小时免费心理援助和心理危机干预,保驾护航心理健康、助力化解心理困扰,初步形成覆盖全域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援助体系。三是强化行业整治,提升专业心理服务行为监管,联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严厉打击:心理咨询人员从事心理治疗或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的,从事心理治疗的人员在医疗机构以外开展心理治疗活动的,专门从事心理治疗的人员从事精神障碍的诊断的,专门从事心理治疗的人员为精神障碍患者开具处方或提供外科治疗的,一经发现,将给予警告并处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直至吊销执业证书或者营业执照。

  三、下一步深化措施

  一是进一步强化《四川省加强和完善精神专科医疗服务实施方案》(川卫函〔202140号)要求,加大精神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中医医院精神相关科室建设力度,在推进临床重点专科和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工作中,优先将精神专科及中医神志病科纳入建设项目范围,同时加强精神相关专科集群建设。

  二是采取有效措施,营造良好执业环境,增强职业吸引力,不断壮大从事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工作的医师、药师、护士、心理治疗师等专业人才队伍,鼓励医疗机构引进心理学学位背景人员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支持医疗机构心理咨询人员、精神科护士结合工作需要报考心理治疗师。

  三是推动服务向社区延伸,充分发挥精神卫生医疗机构专业优势,结合义诊活动、巡回医疗等主题活动,面向社会公众开展心理咨询、主题义诊,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社区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开展老年心理关爱行动,特别是在已设置老年心理关爱点的社区,面向老年人提供心理健康评估、必要的干预和转诊服务,加强医疗机构对社区的指导和联动,结合老年人健康管理、失能老年人健康敲门行动等工作,提升社区对老年期痴呆患者服务能力。鼓励有关医疗机构为综治中心、社区康复机构提供心理健康与精神卫生技术支持。

  最后感谢对我市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大力支持!

                                                                                       达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723

  (联系人:医政刘浚   联系电话:3091471


主办单位:达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蜀ICP备18026540号 网站标识码:5117000033
川公网安备511702020002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