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政协委员:
你在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孕妇分娩应急药品储备保障的建议》(第339号提案)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关于“完善应急药品储备目录与动态调整”的建议
一是统一全市医共体医疗机构储备目录。制定适用于我市医共体医疗机构的统一药品储备目录,清晰界定抗感染药物、急救药品、疫苗等核心储备品种。同时,紧密结合疾病谱的动态变化,适时增补罕见病用药及特殊药品,切实保障储备品种的全面性与适用性。二是实施用药目录动态管理。借助互联网技术,对储备药品信息展开实时监控。每季度对药品的有效期、消耗率以及需求变化进行全面评估,及时轮换过期药品,补充短缺品种,全力确保储备药品的有效性与充足性。三是依据区域差异优化药品储备布局。针对人口密集城市和偏远山区的不同需求特点,分别设置大型储备中心和分布式储备点,以此提高药品调配的效率与灵活性。
二、关于“构建区域化应急药品储备与调整机制”的建议
一是建立县域中心药品管理平台。创建全市统一的药品信息目录,依托中心药房的储备能力,完善储备调用机制。实现仓储设施的联建共用以及药品的联储共管,有效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二是强化辖区短缺药品目录管理。形成详细的短缺药品目录,并依据目录品种制定相应的供应保障措施,确保短缺药品能够及时供应。三是完善药品遴选机制。及时掌握药品供应动态,对可能出现短缺的药品提前采取应对举措,如增加储备、寻找替代药品等,充分满足患者用药需求。
三、关于“强化资金保障与监管机制”的建议
一是建立监督机制。医共体药事委员会应定期对成员单位的药品使用情况和储备情况开展监督检查,检查内容涵盖药品目录执行情况、药品采购和配送管理、药品使用合理性等方面,确保药品管理的规范性与有效性。二是实施通报遴选与廉政监督机制。对医疗机构违反用药目录规定、不合理用药等行为进行通报批评,并督促其整改。同时,加强对药品遴选、采购、使用等环节的廉政监督,防范商业贿赂等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三是构建评估机制。建立医共体用药遴选和使用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包括药品使用率、药品费用增长率、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用药满意度等。定期对医共体内用药遴选和使用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持续改进。
四、关于“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与多学科协作水平”的建议
一是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后续将着力开展应急队伍建设工作,培养涵盖医疗、物流等多领域的专业救治人员,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二是促进多学科协作。建立卫健、交通、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协同处置突发事件,形成多学科协作的应急处置机制。三是强化信息化支撑。依托国家短缺药品直报系统,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与市级医疗机构按月进行短缺药品直报。目前,短缺药品上报信息量较上月减少45%,品种数较上月减少50%,信息化支撑成效显著。
五、关于“制定出台相关管理办法”的建议
一是拟制方案文件。拟出台《达州市应急药品供应保障方案》,明确储备主体责任、资金使用规范及监管措施,计划于2025年底前完成。二是制定地方标准。参考国家行业标准,制定应急药品分类、规格、质量标准等地方规范,确保物资的通用性和互换性。三是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对因失职导致药品供应中断的单位或个人依法追责,确保应急药品供应保障工作的严肃性和有效性。
六、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完善药品储备与动态调整体系。细化医共体医疗机构药品储备目录,明确核心储备品种的规格与数量。结合疾病谱变化,每半年组织一次评估并增补药品。借助物联网技术搭建全市统一的储备药品信息监控平台,每季度开展评估并形成报告,依据报告及时轮换过期药品、补充短缺品种,将信息化监控覆盖范围扩大至所有储备药品。
(二)强化资金保障与监管评估机制。医共体药事委员会每季度对成员单位药品使用和储备情况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建立问题台账并跟踪整改效果。实施通报遴选与廉政监督机制,加强对药品各环节的廉政监督。完善医共体用药遴选和使用效果评估指标体系,每半年进行评估并公布报告,根据评估结果调整药品遴选策略和使用规范,细化指标权重和评估方法。
(三)强化提升应急处置与多学科协作能力。根据医疗机构急救科室建设情况,开展医疗应急队伍人员选拔与培训工作,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建立多学科部门联合演练机制,同时完善医疗机构短缺药品直报机制,加强信息分析与预警,持续优化直报系统功能,提高信息上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最后,再次感谢你对我市卫生健康的大力支持!
达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年7月14日
(联系人:医政科 杨金丹 联系电话:30914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