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政协委员:
你在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探索“医体融合”新路径,共筑健康城市的建议》(第500号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在建立协同工作机制方面
根据《达州市“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健康达州专项行动方案(2020-2030年)》要求,达州市卫生健康委深入开展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全市印发《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达州市卫生健康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达市府办函〔2022〕136号),成立卫生健康工作领导小组,统揽全市卫生健康工作,下设健康达州建设专项工作组,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市卫生健康委、市教育局、市文体旅游局主要领导任副组长,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单位职责,建立多部门体医融合沟通协调机制,凝聚工作合力。健康达州建设专项工作组每年下发《健康达州专项行动工作安排》,将全民健身作为专项行动重点推进并纳入政府考核,实施场地设施补短、科学健身指导、全民健身志愿服务、运动处方试点等工程,持续推动体医融合高质量发展。
二、在加强人才培养方面
近年来,全市持续组织体教卫领域从业人员参加国家体育总局、省体育局、省卫健委组织的“运动处方”人才培训,加强运动处方师、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通过培训、考核等方式,不断壮大专业人员队伍规模,提高其业务水平。目前,全市医疗、体育、教育领域约有10余名拥有运动处方师、运动健康师资质人员,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到17628人,占比达到3.27‰,群众体育引领员达3.8万人,为体医融合提供人才支持。下一步,市卫生健康委将在医疗机构中引入体医融合相关专业人才,构建科学合理的培养机制和课程体系,面向卫生健康和体育领域开展专业知识培训,强化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鼓励和引导体育科研人员、医护人员等更多群体参与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预计3年内,培养既懂医学又懂体育的复合型人才30—50人。
三、在完善服务体系方面
2023年达州市被省体育局命名为“四川省体卫融合试点站”,2025年达州市被省体育局和省卫健委授予“四川省运动促进健康非医疗机构试点”。为更好推进体医融合,市卫生健康委积极探索体医融合长效工作机制,建立非医疗机构与医疗机构双向转介机制。同时,聚焦影响人群健康的常见多发慢性病以及运动损伤、疾病康复和慢性病风险人群健康促进需求,分步有序开展“运动处方”试点工作。针对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实行“运动处方 中医非药物疗法”结合模式,如利用针灸、推拿辅助运动损伤恢复,提升治疗效果。市卫生健康委联合市文体旅游局、市中医药管理局、市总工会等部门,已连续三年举办全国“万步有约”健走激励大赛暨四川省“健走天府 f 万步有约”活动,参与人群涵盖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个人健走爱好者,累计参与人数突破1万人,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下一步,市卫生健康委将探索体医融合领域服务规范和标准,明确服务内容、流程和评估指标。
四、在加大宣传推广方面
市卫生健康委常态化开展运动健身与健康促进科普宣传,采取发放宣传单、利用新媒体多频次投放宣传资料等多种方式,推广普及“运动处方”,让健康前置理念服务于大众。一是积极宣传普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市县两级卫生健康系统派出志愿服务队员1354人次,深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学校、企业、乡镇、社区等场所,开展业务指导、义诊、宣讲等志愿服务活动289场次,服务群众149800余人次,发放健康科普宣传资料20万余份。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逐年提升达到32.7%,健康素养水平实现“六连升”。二是在“全民健身日”开展系列宣传活动,通过整合体质测试、运动康复和健康咨询资源,为市民提供“一站式”健康服务。三是开展运动促进健康大讲堂,结合“体重管理年”活动要求,重点宣传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普及运动促进健康知识、营养膳食、“运动是良医”理念。四是发挥中医药在运动健康领域中的独特作用,推广健身气功 f 八段锦、太极拳等养身运动,今年累计10余场,覆盖人群超3000人次。
五、在创新服务模式方面
一是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服务模式,依托省全民健身大数据平台、运动健身APP、万步有约APP,推广“运动处方管家”等数字化工具和穿戴设施,开展健康风险筛查、体质测评和运动健身指导与训练测评工作,保障运动处方试点全过程的科学、规范和安全。二是持续实施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工程,加大群众体育引领员培训力度和覆盖比例,通过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组织和动员具备专业知识技能的引领员深入乡村、社区、学校、企业、机关赛事现场等,广泛开展体育健身志愿服务工作。三是常态化开展全市国民体质检测、科学健身讲座和培训活动,邀请专家学者为市民讲解运动生理学、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等知识,提高市民科学健身意识和能力,全市国民体质监测达标率91.7%,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比39%。四是多样化开展科学健身大讲堂、健身技能教学指导、慢病预防知识讲座等,以实际行动和详实的数据保障“体质有监测、健身有指导、慢病能预防、运动促健康”落地落实,开启了体医融合、运动促进健康服务新模式。
六、在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方面
近年来,全市以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加大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坚持发挥重点项目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效应,以大公园配套小步道、大场馆配套小设施,充分利用“金边银角”,创新开辟体育“飞地”,合理布局体育设施,提高资源使用效率。2024年新开工和提档升级全民健身设施项目27个,中央公共服务资金投资540万,地方配套投入资金上1000万元以上,人均体育场地可达2.89平方。在农村地区,以乡镇为中心,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现健身设施全覆盖。如在万源市古东关街道东城社区乡镇建设标准化篮球场、乒乓球场等设施,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带动了乡村全民健身热潮。为健康达州专项行动、实施体育强国战略夯实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全市成功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1个(宣汉县),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3个(达川区、大竹县、渠县)。下一步,市卫生健康委将会同相关部门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在基层能力建设、示范点创建、人才队伍建设、重点项目研发等方面加大投入。
最后,再次感谢你对达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工作的大力支持!
达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年7月21日
(联系人:疾控科田巍威电话:0818-3091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