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480号提案办理情况(A)的函

发布日期: 2024-09-30 14:42:42

 

尊敬的政协委员:

你在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提升人口生育积极性的建议》(第480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强化医疗支持,增加生育信心

近年来,全市为强化医疗保障能力,不断改善生育环境和条件,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一是狠抓妇幼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妇幼保健机构创等达标,达州市妇幼保健机构建设达标率100%;达川区妇幼保健院成功创建三级乙等,市中心医院获得人类辅助生殖机构资质,建成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12个,产前筛查(诊断)机构16家,清理年分娩量不足100人的助产机构28家,全市住院分娩率稳定在99%以上,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保持在90%以上。全市256家医疗机构设置儿科,其中公立医疗机构211家,拥有妇产科、儿科专业技术人员1856人。成立儿童保健质控中心,建成省级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3个(达州市妇女儿童医院、达川区妇保院、大竹县妇保院),2023年全市出生缺陷发生率54.72/10万,较5年前下降4.3%,儿童健康管理率保持在90%以上。二是狠抓妇幼救治能力。深化妇幼健康区域协同,承办全省妇幼保健机构川东北片区重点解剖工作会,开展产科儿科急救演练,建立多学科分工协作机制,形成全市覆盖、上下贯通、有效救治的保障体系,年收治危重孕产妇、新生儿500余人次。近5年孕产妇死亡率10.01/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4.29‰,持续低位运行。三是狠抓妇幼服务能力。持续提供青春期保健、围绝经期及老年期保健、乳腺保健等多元化女性健康服务,建成省级孕前保健、婚前保健、生殖健康等特色专科3个。每年为近4万余名农村适龄妇女免费提供“两癌”筛查服务,“筛、诊、治”全链条服务模式基本形成。

二、完善生育支持,改善生育环境

2023年,我委在全市范围开展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网络问卷调查活动,总体上看,市民对三孩生育政府补助支持的期望值很高,反映最为强烈的有4个方面:①一次性发放购房补贴(占比76.88%);②减免二孩三孩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占比71.72%);③政府发放育儿补贴(46.28%);④对二孩三孩孕产妇孕前检查和生育分娩予以补助(占比47.8%)。为进一步促进“全面三孩”政策落实,促进人口均衡发展,2023年印发的《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进一步推进中心城区房地产市场良性循环若干措施的通知》(达市府办发〔202351号)中明确二孩、三孩家庭购买住房补助按照住房面积补助250/㎡,公积金贷款额度提高到70万。20246月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达州市支持生育促进人口均衡发展条措施》,包括八部分内容:教育方面,执行子女“长幼随学”制度。就医方面,免除孕产妇门诊挂号诊疗费,住院分娩补助500/人;婴幼儿入托体检减免80/.年。托育方面,对新建或改扩建托育服务中心进行补助。医保方面,免除出生年度婴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假期保障方面,对未严格落实产假、护理假、母乳喂养假休假规定的单位和企业给予一定处罚。工会慰问方面,加入工会组织的夫妻每年由双方所在单位工会各发放500元慰问金。

三、强化教育投入,降低养育成本

全市围绕“有园上、上得起”,着力构建以普惠性资源为主的办园体系,以学前教育“3年行动计划”、“80.50”攻坚、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为抓手,不断扩大公办和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总量,3年来累计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建设项目284个,新增学位8400个,治理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41所,增加普惠性学位5120个,全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6.6%,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52.1%,切实保障了学前适龄儿童就近就便入园。全市围绕破解“小学化”,坚持学前教育内涵建设与事业发展同步推进,力保“上好园”,建立完善科学保教长效机制、“示范校 薄弱校”机制、学前教育教研制度,推动了集团化办学和组建学校联盟,积极开展幼小衔接示范区(园)建设和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全市共培育创建省级示范幼儿园15所、市级示范园54所、市级“园本教研”示范园19所。印发《中心城区幼儿园师资保障方案》,通过采取公开考核招聘和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补充师资,利用学前教育集团(联盟)优质资源建立培育机制提升师能。近3年共补充幼儿教师80余名,市、县两级累计开展幼儿园教师(园长)培训1500余人次,专任教师高中及以上学历占比达到100%,有效保障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四、强化社会保障,降低生育压力

一是强化制度建设。近年来,达州市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各级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编制出台《达州市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212025年)》,制定“家庭监护提能计划”,强力引导全市家庭教育工作科学化常态化开展。将规范农村婚丧内容纳入《达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将整治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纳入《2024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与市纪委机关等四部门联合印发《达州市治理农村高价彩礼、大操大办问题推动移风易俗工作方案的通知》(达市纪综〔202245号),明确了3个工作原则,4项治理内容,10条具体措施,开展专项整治工作;持续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十大行动”,印发了《达州市深化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十大行动工作方案》(达市文明办〔202316号),提出“文明新风传播行动”,将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婚丧礼俗改革试点等内容纳入其中,拟在破除婚嫁陋习、天价彩礼等不良社会风气,将婚姻、生育与经济直接挂钩的思维。二是强化职业培训。围绕“企业用工量大、社会认可度高、适合重点群体就业”的需求,定期整理汇总重点产业职业培训目录,并适时征集、动态更新,精准掌握市场及劳动者需求意愿,提高培训针对性。严格按教学计划、教材内容、规定课时等开展培训,并充分利用多媒体现场教学等方式,同时逐步推行企业车间“新型学徒制”等模式,切实丰富教学形式和内容,确保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并重、理论和实操并重,不断提升培训吸引力和实效性。将参训人员培训取证、培训后就业成功率和参训满意度等作为培训评价重要指标,通过结业评价、电话回访、实地走访等方式,跟踪学员训后就业情况,总结评估培训质效,并不断加以改进和丰富完善,切实提高培训和就业匹配度。三是强化家庭教育。以推动《家庭教育促进法》为重点,成立家庭教育促进会,举办家庭教育工作推进会,实施家庭教育课堂进村(社区)、进学校等,大力推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继续开展“最美家庭”寻找、好家风好家训评选等传统品牌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依托妇女之家、儿童之家、家长学校和“达州妇联”微信公众号等阵地线上线下常态化开展家庭教育宣传,为广大家庭提供科学家教指导服务。四是增加养老服务供给。分区分级规划养老设施,加强老年养护院项目前期建设工作,推动住宅小区配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加快建设嵌入式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社区老年食堂,构建“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建成养老机构186家,床位2.5万余张。综合性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24个,老年助餐点14个,医养教综合体14个,医养结合机构31个。

最后,再次感谢你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大力支持!

 

 

达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79

(联系人:人口家庭科   08183091475

 



主办单位:达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蜀ICP备18026540号 网站标识码:5117000033
川公网安备51170202000231号